第98章

作品:《我在三国当团宠

    就在曹操派兵攻打南郡的时候,季汐久违的收到了曹操的来信。

    作者有话要说:

    《[综武侠]青衫落拓》作者菌预收文求收藏,点进作者菌专栏就能看见~~

    第51章

    蜀中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是受战乱波及较少的地方,百姓生活殷实。

    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进入益州有两条路,或从南郡沿江而上进入蜀地,或从汉中南下进入蜀地。

    曹操要消灭刘备只能走这两条路。

    攻打汉中比较困难,先不说要面临刘备那边的全明星阵容,光是后勤补给问题就很大。

    战线拉的太长了,粮草运输困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道被切断,就不得不退兵。

    所以曹操选择攻打南郡。

    荆州是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瓜分了的,曹操占据了襄阳郡以北的郡县且和孙权瓜分江夏郡,剩下的那些郡县都是刘备的。

    江夏郡以前被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瓜分。

    后来刘备借南郡的时候,将自己手上的江夏郡给了孙权,也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襄阳郡和南郡是紧挨着的。

    攻打南郡时,完全可以靠襄阳郡作为枢纽保障后勤。

    这年四月,刘备称汉中王。

    五月,曹操的兵将在与孙权交战时失利,丢了皖城。

    六月,曹操派乐进攻打南郡。

    乐进自襄阳出发,过荆山、大洪山,很快就进入了汉江平原。

    汉江平原地势平坦宽阔。

    军队在这里可以像大雁一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乐进有些懵,这么容易的吗?

    要知道在刘备刚刚离开荆州去攻川时,他就率兵自襄阳出发,攻打过荆州的南郡。

    当时在青泥被关羽的大军堵住了。

    在去往南郡的道路上,左边是大洪山,右边是荆山,青泥就在两山之间。

    关羽来这么一手够他喝一壶的。

    虽然关羽最后还是退去了,但并不是败退,而是关羽的援军到了。

    诸葛亮、赵云、张飞到了南郡。

    关羽可以回去固守南郡,不必和他在狭小的青泥死磕。

    而他的兵在青泥被关羽挫了士气。

    张飞原本屯兵在南郡西北方的宜都,赵云远在桂阳郡为桂阳太守,诸葛亮在长沙。

    南郡告急后,三人全部到了南郡。

    乐进看到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都到南郡了,顿时就失去了攻下南郡的信心,只象征性地攻击了离他最近的两个小县城。

    但这个两个小县城还不够塞牙缝。

    他又抓着附近的蛮夷部落打了一顿,这才退回襄阳。

    第一次攻打南郡失败了。

    这是乐进第二次领兵自襄阳出发攻打南郡,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了汉江平原。

    乐进并没有觉得这么顺利有什么不对,认为是在情理之中。

    刘备远在汉中称王。

    张飞、赵云这两员猛将都在汉中,远水难救近火。

    诸葛亮在益州。

    两个远在汉中,一个在益州,插上翅膀都飞不过来。

    不像上次都在荆州。

    这次的情况和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关羽能在短时间内等到张飞、赵云、诸葛亮的援军,这回是等不到的。

    关羽再往青泥拖延时间也是徒劳。

    相反,还有可能在青泥全军覆没,还不如固守南郡。

    乐进是欣喜的。

    这一次攻打南郡,他可以实现上一次攻打南郡时未实现的构想——围攻南郡。

    此时南郡的兵力肯定是薄弱的。

    可是当他到达南郡时傻眼了,人家早就有了防备。

    城墙上多出了他从未见过的武器。

    特大号的弓射出的特大号的箭矢威力巨大,能够射穿盾牌。

    要拉开这么大的弓需要很大力气。

    他遥望远处的城楼,只见一张弓要两三个士兵合力才能够拉开。

    力气迟早会用尽。

    副将在他耳边道:“将军,敌人箭矢太猛,士兵们扛不住,收兵吧。”

    这箭射程远,威力强,抵挡不住。

    乐进摇头道:“要拉开那样大的弓肯定要费许多力气,再坚持一会儿,敌人的力气就会用尽了。”

    敌人力尽之时就是他们破敌之时。

    别说是这么大的弓了,就是一石的弓多拉开几次也会手酸。

    进而准头变差,距离变近。

    可现实又让乐进失望了,敌人拉开那么大的弓仿佛不累似的。

    时间过去许久,依旧是箭如雨下。

    副将又在他耳边道:“将军,收兵吧,收兵吧,收兵吧!”

    他只得不甘地道:“鸣金收兵!”

    攻城的士兵听到信号不再进攻,逃命似的退走了。

    乐进心有不甘地往城楼看了一眼。

    只见城楼上有一文士,头戴长冠,手持羽扇,身穿浅灰色鹤氅内搭紫色长衫,不知是谁。

    但站在那人旁边的是赵云。

    回到营帐后,乐进即刻让人去查探那文士是谁,城楼上的新型武器又是什么?

    不多时,打探消息的人就回来了。

    那文士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城楼上的新型武器就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