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鳏夫十六年

    [穿越重生] 《鳏夫十六年》作者:倾颓流年【完结】

    本书简介:追妻火葬场|破镜重圆|狗血

    裴稚陵难产死于元光帝三年的初冬,到死也不过是个妃位。

    她是他第一个女人。眼看他登基为帝以后,宫中不断添了新人,裴稚陵莫可奈何。

    她谨小慎微,贤良淑德,想着得不到他的人,得到皇后之位也不错。

    这是她仅存的念想,被元光帝淡眼瞥过,一语否定:“稚陵,你向来体贴朕,今日怎么如此不懂事?”

    只因她父兄满门战死,她的家族再不能做他朝堂上的助力。

    所以皇后之位,是肖想而已。

    裴稚陵做过一个梦。梦中,她看到从来冷峻淡漠的帝王,竟会对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万分温柔体贴,为她忧喜,牵肠挂肚,捧在掌心视若珍宝。

    甚至将她心心念念的皇后之位,捧到小姑娘面前。

    裴稚陵梦醒之后,泪流满面,原来自己百般求不得的东西,对另一个姑娘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她终于还是在难产时死了。

    过奈何桥时,她回头竟望见了追来阴曹地府的元光帝即墨浔。

    被十数名鬼差强按在忘川河那一岸的元光帝即墨浔疯了一样撕心裂肺吼着叫她不要喝孟婆汤。

    但她恍若未闻,从容端过孟婆手里的碗,仰头喝得干干净净,一点儿渣子都不剩,与他死生长绝。

    这一世淡似流水,微微苦涩,令她毫无眷恋。

    ——

    元光帝即墨浔年少登极,容仪英秀,朗如日月。平生文治武功,出兵南下收复了大夏三千里河山,一雪先朝之耻,被誉为中兴之主。

    帝自元光三年得太子后遣散后宫,后位总共空悬一十九年。

    无数人垂涎后位,却等得黄花都瘦,也不见后位花落谁家,众人便都觉得,元光帝这颗铁树大抵不会开花了。

    眼见太子即墨煌渐长,纷纷将主意打到了太子妃的位子上。

    元光帝久居宫闱,深居简出。长公主受人所托办了个赏花小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劝得她的皇帝弟弟届时带上太子侄儿赏脸过园。

    宴上,长公主见到了一个姑娘,薛首辅大人家千娇万宠的独生女儿,据说,已与太尉公子订了亲的薛大小姐。她心底惊讶之余,望向自己的皇帝弟弟。

    即墨浔贯如秋霜冻雪的神情随着那女孩儿一颦一笑而渐若冰雪崩松,嗓音哑浊低声难辨:“稚陵。”

    薛稚陵觉得自己一定是脑子出毛病了,她居然听到身前这个十六岁的太子殿下眼眶通红,唤她——“母后。”

    ——

    *《雉朝飞》,古琴曲,相传战国时期牧犊子所作。牧犊子行年五十而无妻,因出薪於郊,见雄雉挟雌而飞,意动心悲,触景生情,遂寄情于丝桐。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飞於山阿,

    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

    嗟嗟,暮兮可奈何。

    阅读指南:

    1.关于年龄:第一世女主死时19,男主20,投胎回来第二世女主16,男主36

    2.女主男主sc,男主初期有后宫(没宠幸),女主死时解散后宫开始守寡当鳏夫;女主第二世会有未婚夫,狗皇帝强取豪夺。

    3.两世都会写,慢热,细水长流。弃文勿告谢谢。

    不喜欢的评论会删,接受不了删评请点左上角叉叉。

    (注:由于涉及女主的转世投胎,所以分类在古代穿越,女主并不是穿越的现代人~)

    4.封面鸣谢【汀雨阁】在下毛毛雨、【桃之夭夭】森木木

    文案初次写于2022.11.3

    ——

    其它:追妻火葬场,宫妃,破镜重圆

    一句话简介:十六年后重逢,但她不认我了

    立意:珍惜当下

    第1章

    打更的梆子声又响了。

    泓绿听见梆子声,轻轻俯身,在稚陵跟前低声劝道:“娘娘,三更了,歇息罢,别熬坏眼睛了。”

    劝是如此劝了,眼前人垂着眸撑腮,没有一点动静,目光仍停留在摊开的书页上。

    烛光轻曳,暖黄的光晕镀上她侧脸,纤密长睫投下一截阴影,眉眼极好,似是古画上一枝工笔细细描摹的梨花。

    臧夏看不过,索性把桌案上的烛灯举走,光线顷刻一暗,稚陵才如梦初醒般抬起乌黑的眼睛。

    臧夏苦着脸,说:“娘娘!陛下不会来了……何必苦等呢。冬夜寒冷,娘娘早些安歇罢。”

    稚陵迟缓地向外看了一眼。虚掩着的殿门外,是乌压压的深沉夜色,雪片翻飞,今冬的雪似乎来得格外早。

    乌夜已深,殿内静得很,她直了腰身,伸手向臧夏要灯,臧夏抱着灯折身一扭,满脸不情愿,稚陵才轻轻叹息,“臧夏,给我。”

    “娘娘!……睡吧。熬过了今日就好了。”臧夏不情不愿地将烛灯重新放回桌上,推回原处。

    稚陵重新垂眼读书,一时间却怎么也回不到刚刚平静的心境里。

    今夜,是平西将军的女儿程绣入宫的日子。程绣直封正四品的婕妤;而她跟了即墨浔三年,……也只是个正四品的婕妤。

    冬夜,上京城在北,朔风叩窗,匝匝地响着,令她想起了宜陵的冬天——那里鲜少下雪。

    稚陵心绪不宁,合上书,将这本《宜陵梦录》收在一旁,起身走向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