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第98节

作品:《组合解散,我爆红了!

    魏忆喜欢的破案和惊悚题材,恰恰是她一点也看不得的那类,她只看了两集就关了电视。

    角色惨兮兮的,案情也惨兮兮的,看得人心里憋闷。

    电视上正播的这部似乎不太一样,魏妈妈才看了一点,注意力就放到剧情上了。

    魏忆上初中后家里条件才渐渐好了起来,家里搬到了大房子,有钱送她去学表演,可在魏忆小时候,魏妈妈是经历过《18岁那年》里的生活的。

    黄路宁的遭遇,魏妈妈感同身受——魏忆外公外婆过世都早,没赶上魏妈妈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天福都没有享到。

    魏妈妈想到这事就难受,从前穷的时候没想过要对父母好一些,现在有钱了,父母却不在了,想对他们好些都没有机会。

    电视屏幕上,黄路宁在灯下写着自己的计划,如若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他的计划中不涉及成功,大半是关于眼下的生活的。

    魏忆认识陆煦,关系还算不错,毕竟一起合作过《至尊》,可她每看一部陆煦的新剧,对对方的认知就会加深一层——陆煦不仅是剧抛脸,在表演的感染力上,她认识的演员里,能胜过陆煦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她妈刚还坐得离她远远的,等两集剧播完,她妈整个人都靠过来了,手还贴着她的胳膊,魏忆很清楚,她妈只要想起外公外婆,就会想离她更近些。

    茶几上的纸巾也被她抽了一张又一张。

    在魏忆的认知里,《18岁那年》明明是一部温暖的剧。

    大概是她还没到那个年纪吧,不过如果她是黄路宁,她的人生中充斥着许多遗憾的话,回到过去,她或许会做出和黄路宁一样的选择。

    “这是云朵影视的剧?”魏妈妈擤了擤鼻子,“明天我还想看,你先帮我调好了。”

    魏忆默默点头答应。

    第一天她还觉得《18岁那年》是她妈这个年纪会喜欢的剧,可第二天这部剧播到3、4集时,魏忆也不由被剧情吸引了。

    黄路宁遇到过好人,也遇到过坏人,重来一遍的人生,他依旧是一个普通人,可魏忆却被黄路宁的乐观感染到了——他不是那种洗脑式地劝诫观众“吃亏是福”的角色,黄路宁是真乐观,他就像一颗草似的,风怎么刮都刮不倒。

    陆煦演得超级生活化,就好像他本人就叫黄路宁似的。

    魏忆不由回忆起了在《至尊》剧组被陆煦支配的恐惧,她和郑骁都从这次合作中获益良多,不夸张地说,正是这次合作让她对演员这个角色有了新的认知。

    最打动魏忆的,是《18岁那年》起黄路宁打破既定命运的剧情。

    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小女孩,挽救了一个家庭,他半夜跑出去抱起邻居家的狗就跑,免去了这只狗被毒杀的命运。

    就算介入旁人的因果会破坏他的因果,黄路宁还是去做了,因为他是一个好人。

    《18岁那年》的节奏很慢,没有一般生活剧里的婆媳矛盾、夫妻失和、凤凰男孔雀女,整部剧是平和的,剧情平和,音乐平和,观众的心情也是平和的。

    可不知为什么,魏忆就是愿意一点点地追下去。

    她想看到黄路宁幸福。

    而因为看《18岁那年》太过专注,魏忆都没来得及关注最近发生的八卦,也因此,当她瞥一眼热度榜,看到《18岁那年》最新一集的热度已有13000+之后,魏忆怔住了。

    什么情况?

    她以为《18岁那年》只是她的小众珍藏而已。

    就算这部剧由陆煦主演,她也没想过它会这么火。

    作者的话:

    下一章提《侠客》,得先铺垫一下。

    第92章 092 一字之诗

    “又一部13000+热度的剧,陆煦真的是剧圈top!”

    “《18岁那年》上线之后热度没下过一万吧?这号召力简直绝了。”

    “借楼问一句,《18岁那年》好看吗?感觉不是我喜欢的题材,我就没看。”

    “快去看!绝对不亏,是那种温暖又温柔、暖到你骨子里的剧,好看的!”

    电视剧论坛上,有关《18岁那年》的讨论格外热闹,有讨论剧情本身的,也有讨论陆煦演技的——无论陆煦演绎的是哪一年的黄路宁,观众们在他身上都看不出丝毫违和感。

    “我押一包芥末薯片,陆煦能靠这部剧拿星辰奖视帝。”

    “我也……《识骨之途》俞一不拿还有理由,黄路宁再不拿,我想不出任何理由。”

    “+1+1。”

    在整个互联网上,对《18岁那年》的讨论并不仅限于论坛所提及的内容——

    “我妈超爱这部剧,她说剧里的黄路宁和我舅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1,她明明应该更爱那种狗血婆媳剧的,这一部居然她看到停不下来。”

    “感觉他们是从黄路宁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哪有那么多波折呢?《18岁那年》是对普通人人生的刻画。”

    《18岁那年》观众的年龄跨度……比主创们以为的要大很多。

    一位剧评人在《18岁那年》播出十集后发表了一篇剧评,他说,《18岁那年》之所以火,是因为这部剧抓住了“当下”两个字。

    谁都没有回到18岁的可能。

    谁的人生都充斥着遗憾。

    黄路宁回到过去,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家庭的氛围,也改变了周围人的命运,但这部剧所强调的永远不会是回到过去,而是活在当下。

    “不必回到过去再改变,现在改变也来得及。”

    观众们讨论着和这部剧有关的各种细节——《18岁那年》虽不似《尸声》那般逻辑缜密,对细节和人物的刻画却相当到位。

    黄路宁18岁时的城市面貌、他所成长的社区的变化,都在镜头中一点一点显示了出来。

    它或许不是年轻观众的童年,却必然是某些观众的童年。

    不管是挤成一团的公交车,在车外吆喝着的烤红薯,还是夏日里喝的一瓶冰汽水,对很多人而言,这是过去生活中的一段记忆。

    虽然眼下它已经消失,可它曾出现在很多人的生命中。

    ……

    魏忆肉眼看着《18岁那年》的热度从13000+平滑地挺进14000+,俨然有成为下一部年度爆剧的可能。

    “可能?”郑骁对她的结论不屑一顾,“《尸声》和《识骨之途》都是去年的剧了。”

    魏忆这才意识到,虽然刚经历过一个热闹的暑假,《18岁那年》却明晃晃地坐上了年度热度第一的宝座。

    ——即便在这部剧上线之前,业内对它的定位是“比一般生活剧强一点的生活剧”。

    作为一路追《18岁那年》到现在的观众之一,魏忆猜,这部剧之所以火,是因为剧里的黄路宁实在太温暖了。

    又温暖又坚韧。

    他清楚自己上辈子后悔的源头是什么,这辈子才努力去改变它。

    谁会不喜欢黄路宁呢?

    即使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可仔细去观察的话,会发现黄路宁这个角色身上早已写满了标签,标签却只有两个字——你我。

    黄路宁即凡人,黄路宁即你我。

    正是因为对人生的一点触动,《18岁那年》明明是和《尸声》《识骨之途》截然不同的剧,却依然很吸引人。

    看到小女孩被黄路宁救下的那一刻,魏忆都激动得跳起来了。

    她妈也在一边感叹:“不救下来的话,这一家子该怎么过哦?”

    原本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年轻的却一一离开了人世,只有年老的奶奶把眼睛哭瞎了。

    魏忆也不敢想象镜头中俏皮灵动的小狗被杀死做成狗肉的场景,人类或许还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当小狗蹦蹦跳跳到食盆前,它怎么知道,不是所有人类都对它那么友好。

    但因为太爱主人,爱主人家的小朋友,小狗天真地以为,所有人类都会喜欢它。

    然后,它在不知不觉中迈入了死亡。

    这是黄路宁改变的命运。

    但死亡曾真实存在过。

    “能改变真是太好了!!”——这一天,魏忆忍不住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观剧有感。

    郑骁先点了赞,几个和她玩得好的圈内小姐妹也点了赞:“姐子,是不是看《18岁那年》了?”

    “+1+1+1。”

    《识骨之途》里,俞一没能改变队友们的命运,虽然他最终报了仇。

    《尸声》里,江霖和苏阳成功找出了凶手,让真相得以大白,可死亡依然没有改变。

    尽管回到过去不会真实发生,可剧中的情节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黄路宁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努力而已,他没有改变世界的格局,没有阻止战争,没有征服世界,他依然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他就好像真实存在、是会出现在每个人身边的路人甲。

    因而即使剧集一开始就讲明了黄路宁回到了18岁,可它却比那些强调自己是现实主义的剧来得更真实。

    《18岁那年》播到一半时,剧集的热度仍是14000+,它不像《尸声》一个案子结局就能飙一波热度,可论影响力,《18岁那年》却胜过陆煦参演的任何一部剧。

    陆煦和韩霄周琳的配合也是业内人士和观众们讨论的热点。

    用某些专业人士的话说,《18岁那年》里,陆煦的演技是不外露的。

    他收起了《识骨之途》里的锋芒,让人觉得黄路宁这个角色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可正是因此,观众的代入感才会那么强烈。

    《尸声》里,陆煦对江霖的演绎也是同种风格,到了黄路宁,他“已臻化境”了。

    ……

    《18岁那年》开播之前,剧组众人完全没有想过,它会对《侠客》的上映产生什么影响。

    《侠客》早早就在影院预热了,章澈在预告片中的完美侧脸被无数粉丝选为头像,章澈某位大粉更是把昵称改成“距离《侠客》上映还有xx天”,每天准时播报《侠客》的上映时间。

    时间就是那么巧,《侠客》正式上映前,《18岁那年》开播了。

    陆煦在剧中的造型不帅不美,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而相比《侠客》这部高贵的电影,《18岁那年》只是一部“低廉”的电视剧罢了。

    “低廉”是章澈粉丝用的原词。

    加上穆迁和金木两人加起来都不敌张治珍业内地位的十分之一,《18岁那年》自然又被嘲了。

    总之就是“前途无亮”、“在电视剧圈打转”这些破词,陆煦都听腻了。

    就算陆煦已经进组拍《诡诈》了,情况依然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