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准备造反、四岁可造字、领两百人逼降三十万军、还有那些让人难以想象的功绩——她是天生的圣皇,不像普通的女子。

    倒是这次的天幕,从男女之间的感情切入她的故事。

    秦女赫然发现:秦二是圣皇,亦是女子。

    会有凡俗之念,有男女之情。

    有权势的男子可以娶很多女子,有权势的女子也可以娶很多男子。

    力气比不过男子,但女子的智慧不比男子差!

    女子可为圣皇、女子亦可为九卿。

    久陷泥潭却不肯沉沦的人,有着最强的求生欲。

    ………

    又被韩信冷眼扫了一遍的沛县三将很绝望。

    他们很想辩解一句:

    张良是颍川人,与沛县毫无瓜葛——至少现在还没来得及有瓜葛。

    但韩信的威望早就在赏罚分明中建立。

    就算是“刑而为王”、更早追随秦二的英布,在韩信面前都极为恭敬。

    为这种事喧哗,必然是自己连带全营一起受罚。

    【呼声这么高,排面必须给到。】

    【第二篇:秦韩篇。】

    第54章

    【秦历15年, 武关诈降计被识破,秦二看着战报,眼底带着一丝薄凉:】

    【“张良?呵, 恭喜你, 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哇, 是相爱相杀剧本!】

    【嗷嗷嗷爱看多写!】

    【太爱楼主了么么哒, 果断关注宝藏。】

    “……”

    这六个点就是嬴云曼如今的心理活动。

    后世人果然是太闲了吧?

    看日期才过了几百年, 需要背诵全文的古文古诗词太少了。

    她已经决定,要多养些才华好的文人,给他们下命题作文,多写,让后世人多背!

    张良眼观天幕毫无杂念, 已是打定主意“秦韩篇”结束之前绝不转移视线。

    应对经验过于丰富,以至于他丝毫不慌。

    【此时张良一心想要效忠韩王。】

    【“我看中的人,眼里怎么能有别人?”】

    【说罢, 秦二一声令下, 就让韩王成人头落地。】

    【可张良铮铮傲骨,又怎会屈从于她,宁愿去苦寒的巴蜀也不愿入咸阳半步!】

    【好!】

    【怎么感觉突然就热血起来?】

    【像说书体诶, 有点意思。】

    【我天府之地怎么就苦寒了?】

    【这里采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点头)(确信)。】

    曾经的韩公子横阳君、现在的秦民韩成觉得脖子发凉。

    这秦二喜欢张良就去抓张良, 何必为难他?

    张良还是别效忠他了。

    横竖这反秦大业行不通, 韩成已经决定好好当秦人。

    至少不会莫名其妙死在被挑拨离间的项羽手中。

    ………

    秦二杀韩王是一箭三雕之计。

    张良早就看出秦二的真实目的。

    项羽此人不仅神勇,军事能力仅次于韩信。

    只是项羽失道寡助, 决战之时竟只有十万军, 汉军之援被阻就孤立无援。

    若他择项羽而助, 必成秦二心腹大患。

    绝他辅佐项羽之心为其一。

    瓦解反秦联盟为其二。

    阻汉军援楚为其三——只有这点秦二未能得逞,为了大局, 他依旧会劝刘邦援楚。

    嬴云曼面无表情,甚至有点想笑。

    虐文社死程度比霸总文低点。

    这里的考点是“张良建议刘邦入巴蜀”吧?

    或许还有韩王成的死?

    另外单纯培养文人应该还不够,数理化也得跟上,方能文理协调。

    ………

    比起过于超前的“琴箫”,显然这种说书更符合当代秦人的口味。

    一时间许多人赞叹起谋圣果然铁骨铮铮。

    都忘记要去怪张良不听圣皇征召。

    果然文学自有其魅力所在。

    不同的角度和侧重下,即便描述的是同一件事,也会使看客有全然不同的观感。

    【秦二又怎肯善罢甘休,不过三年时便以攻心术击溃汉国:】

    【“我要的人,谁也别想碰。”】

    【秦二霸气!】

    【嗷!这才是我粉的圣皇!】

    好好好。

    居然是说书体掺杂霸总文学?

    嬴云曼腹诽这楼主绝对是霸总入脑。

    那位先前还嫌弃“霸总油腻”的网友,人家楼主稍微收敛一点,你就看不出这是霸总文学的变种了吗?

    但眼下大约也就只有她和张良无法接受这种文风,其他人——

    就连嬴政都看得饶有兴致。

    说书体恐怖如斯。

    ………

    刘邦虎躯一震。

    身为天幕中汉国的王,他无比庆幸未被提及姓名。

    也庆幸他不会再占据巴蜀,也不会有张良来投。

    【张良宁死不屈,秦二却以旧韩百姓逼他屈从。】

    【“你纵使得到我的身,也得不到我的心!”】

    【面对张良的怒斥,秦二的笑容饶有深意:】

    【“我要你的心干什么?我本来就只图你的身子。”】

    【啊啊啊啊车轱辘是车轱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那个秦二大粉的帖子,解说《蒹葭自传》的——】

    【里面记载宫女白露的发言,说小良子“貌若好女”“身形玉立”,完美踩在秦二的审美上!】

    【秦二的审美不是韩信吗?身材高大、剑眉星目什么的?】

    【说明秦二博~爱!】

    【我也是,野狼奶狗我都爱(西施捧心状)。】

    【错了,蒹葭说秦二喜欢的是韩信的内在,外形上她就好张良那款。】

    【漫星党遭受十万吨暴击。】

    【没逝的,容颜总会老去,内在才是永恒。】

    【哇!难怪楼主说秦二只贪图张良的身子!够劲爆!】

    蒹葭、白露!

    嬴云曼终于发现她对身边人太过放纵。

    她不能只是要求她们忠心以及会办事。

    但现在再要求蒹葭写自传时悠着点也来不及了,已经天下皆知。

    何况仔细一想,蒹葭的自传没被当成正史,肯定是蒹葭已经顾及她的颜面,只在自己家族流传。

    只是传到后世就被不肖子孙传到网上。

    如今她能做的,只有……

    秦二看了张良一眼,面露疑惑。

    似乎是不能理解天幕为何说她喜好这种类型。

    在场多数人都被秦二这表情所欺骗,只当是她的宫女会错意,又或是自传传抄有误。

    但有三人例外。

    嬴政凭的是对秦二的了解——他这个女儿从不轻易情绪外露。

    这么明显的表情,肯定是伪装。

    秦二竟喜好这般妇人相貌?

    在嬴政看来,张良的能力或有可取之处,这外形却是不如韩信半分。

    陈平想到的则是临街问学。

    秦二没有过问张良的学问就将大事托付给他。

    一时间,陈平不得不庆幸生就伟岸身形。

    张良所得的这般“看重”,他消受不起。

    最后一人自然是张良本人。

    他总算知道为何他还未自报家门,蒹葭和白露就亲自来引荐。

    先前他还只当是秦二的宫女也学到几分相人之术。

    原来只不过是“见色起意”。

    他本以为自己的名声已托天幕之福差到极点,却不想仍有下降空间。

    张良倒没觉得会被秦二觊觎美色。

    他一次次被秦二驳回章程,可没有因这副外貌得半点优待。

    ………

    嬴阳滋小脸通红。

    她先前下学后去昭阳宫转了转,就是想见见“天幕有名”的沛县三相和陈平。

    萧何曹参相貌平平,但言行举止有礼有节,令人如沐春风。

    陈平高大俊美,张良更是让人见之忘俗。

    只是可惜没见到韩信。

    嬴阳滋以独特的思维能力,理解了后世所言的“野狼”与“奶狗”。

    她似乎、好像、也许……

    看到阳滋公主捧脸的动作,客串老师的财务嘴角抽了抽。

    每日来宫外接公主回府的帝婿,长得也不差啊……不过确实比不得御史中丞。

    ………

    “公主不会责罚我们吧?”

    白露惊恐,她没想到初次出现在天幕之上,竟然会有挑拨公主与韩信之嫌!

    蒹葭却是疑惑:“怎么会呢?我劝公主杀掉韩信,公主都不生气。”

    也没让她别写自传了。

    白露怎么会觉得公主会因为这种小事责罚她们?

    “你这是齐人忧天。”蒹葭得出结论。

    白露无奈地予以纠正:“杞人忧天,木己杞。”

    蒹葭写的自传,真的不会错漏百出吗?

    ………

    好色之心,人皆有之。

    广大秦人早就视张良为秦二世未来的“夫人”,仅次于帝夫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