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第59节

作品:《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第33章

    张良还没算出“吨”相当于多少斤, 其他人更算不出。

    但光是——

    封王、赐金、封侯39人!

    天幕没说秦二赐多少金,但没人会去怀疑她的慷慨!

    无数秦人心驰神往。

    和其他封王封侯不同,不需要惊人的才能, 只要会出海、只要会出海——

    只要会出海!

    ………

    实话实话, 嬴云曼也并不清楚6万吨银子是什么概念。

    她只知道倭岛有大银矿。

    金银都需要开采, 还有金银太多的时候, 其实也没那么值钱。

    想让金银值钱, 就得先把生产力提升上来。

    但秦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金银值钱,只知道她秦二不缺钱。

    这就够了。

    足以让她顺利推进货币改革:纸币和银行。

    这个暂且不提。

    徐福是她诱导秦人出海的饵。

    目前看来饵够香。

    哪怕这个世界没有海外的徐福,天幕给出的信息也足以让开海成为最容易致富的途径。

    有着足够的利益,就有足够的动力。

    这个世界从不缺铤而走险、不, 应该说是从不缺冒险家。

    【看大家说完了那我就继续了。】

    【和封侯赐万金同样能证明秦二对始皇帝的推崇的,是她对徐福的处置。】

    【秦二不喜酷刑,在她治下处死犯人多是斩首。】

    【唯有徐福, 享受到了被秦二处以“车裂弃市”这种极刑的特殊待遇。】

    【胡亥也就落个斩首, 徐福仇恨值拉得比胡亥还高。】

    【也就是卢生侯生自尽得快,不然就是唯三了!】

    卢生与侯生惨然一笑。

    他们心知落在不喜酷刑的秦二手里都得车裂弃市,若是为始皇帝所擒, 那必然只会更凄惨。

    此时秦人皆知始皇帝的暴虐, 正是因为方士炼制的毒丹。

    这天下之大, 已无处可让他们容身。

    那山民恐怕已经去找亭长上报他们的位置。

    两人如同天幕所说的一般畏罪自尽。

    徐福现在连苦笑都笑不出来。

    他是想自尽而不得。

    和所有秦人一样,徐福也认为秦二的愤怒是源于他对始皇帝的欺骗, 殊不知其实是他万不该选倭岛落脚。

    ………

    不喜酷刑未免过于仁慈。

    但旋即嬴政就想到那万万人的俘虏。

    看来不是仁慈, 只不过是秦二的偏好。

    没人不喜欢仅对己身的“破例”, 尤其当这种破例无关乎权势与地位,只关乎己身时。

    连逃亡的徐福、卢生、侯生三人都没逃过一劫, 秦二对方士的厌恶可见一斑。

    嬴政心中芥蒂尽散。

    秦二为方士求情之事,自此便彻底过去了。

    ………

    酷刑存在的一大缘由就是用以震慑黔首。

    秦法死刑种类有车裂、腰斩、枭首、弃市、凿颠、抽胁、镬烹等。

    其中枭首算是痛苦最小的一种。

    秦二不喜酷刑,对于黔首而言是大好事。

    没多少人想去犯死罪,但秦法……绝大多数黔首都不知道秦法的具体内容。

    何况就算什么都没做错,连坐制度下也有可能因族人、邻里犯罪而被牵连。

    虽说秦二废除了株连制度,但那是秦历30年、也就是二十年后的事情。

    【徐福事件足以证明始皇帝对于秦二的影响之大,但从未见过父亲的秦二为何如此推崇始皇帝呢?】

    【缺爱?越是缺爱的孩子越重视亲情。】

    【脆弱的人容易触发情感补偿机制,但秦二这种奉行性恶论的人不太可能。】

    【她要是缺爱,能让韩信这个仅存的至亲大半生都远离咸阳?】

    【秦二是典型的理性盖过感性,徐福事件算难得的失控。】

    仅存的至亲?

    嬴政冷眼打量韩信片刻,才继续看向天幕。

    韩信因“至亲”一词心生异样,正在尝试自洽这种异样,遭受始皇帝的横眉冷眼时更是茫然。

    始皇帝为何如此看他?

    他想不明白很正常,就连嬴云曼都想岔了一秒——

    因亲情吃醋?

    好在嬴云曼智商情商双在线,很快就否掉这个无厘头的想法,并找出了正确答案:

    仅存=没别人=没孩子=韩信不行。

    啊这……

    嬴云曼顺着祖龙的逻辑往下捋,发现这事她得现在就说清楚。

    否则张良可能真成副cp了。

    当然,也是提前给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正宫说明情况:

    “女子生育有不低的死亡率,儿臣不会冒险。”

    哪怕是在21世纪的华夏,孕妇的死亡率都在万分之一以上,更何况是在医疗条件聊胜于无的秦朝。

    若嬴云曼只是个普通的公主,即便风险不低,她也会考虑要孩子。

    但她不是。

    若大秦是君主立宪制这样,女王死了自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继位,对国家几乎没有影响,那也可以。

    但大秦不是。

    在封建王朝,帝王的生死切实关乎国运,稍有不慎就是国乱之患、甚至是亡国之危。

    更何况她要做的事情太多,关乎华夏文明的兴盛。

    既然选择成为帝王,就不能为一己之私置天下于本可以轻易避免的危机之中。

    不过后世的皇帝不像她这么特殊。

    男帝没有这方面的弊端,而女帝既可以在继位前生下孩子,也可以选择在有孕后确立继承人。

    嬴云曼为什么不能先确立继承人?

    她上哪都找不到在红色思潮中长成、有着超出时代两千年眼光的继承人。

    许多事只有她能办到。

    她也只信自己会去办。

    嬴政微微颔首。

    秦国史上不仅有兄终弟及,还有兄长主动让贤。

    秦二在宗室中找继承人并不出格。

    那韩信重视子嗣吗?

    谋反失败被吕雉设计所擒,临斩时非要嘴硬“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之后被夷三族。

    显然是不怎么重视的。

    不过嬴云曼的历史不太好,她只知道韩信被萧何骗导致谋反失败——

    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

    她不确定在没有长时间的通信来“培养”感情的情况下,韩信能不能接受这一点。

    所以在韩信因她的话而懵懵地看过来时,她弯了弯眼。

    蒹葭说过,她笑起来非常好看。

    韩信立即望向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