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赶山记 第83节
作品:《四时赶山记》 叶素萍在屋里撑着腰来回转悠,感觉自己快被闷出毛病了,听到“酸菜”两个字才觉得嘴巴里有点滋味。
“有酸菜就够了,别的你做什么我吃什么。”
她现在不怕胃口差,反而怕胃口太好了,什么都想吃,有时候半夜坐起来还想啃一根黄瓜,可冰天雪地的上哪里给她找新鲜黄瓜。
最后是霍峰爬起来给她泡了一碗黄瓜钱炒熟了,凑合解了馋。
颜祺点头道:“我最近也爱吃酸菜,感觉一顿没有都不行。”
“要不再加几个辣椒进去,有点辣滋味,更香。”
“好,我去掐几个。”
过去几日里,中午霍峰不回来,平常只有他和大嫂、侄女三个人吃饭,基本只做一个菜,今天因为霍凌下山,打算做两个。
揭开酸菜缸,独属于酸菜的酸味冲鼻而来,他抱出一颗放进盆子里。
酸菜做之前需要先洗几遍,有些人爱吃酸的,就少洗,爱吃淡一点的,就多洗。
颜祺洗了第一遍,就忍不住揪了一点叶子尝了尝,酸得他流出一包口水,但吃了还想吃。
反倒是想起一会儿要炒的白肉时,觉得嘴巴里有点腻。
他笑自己好日子过得太多,都开始嫌弃吃肉了。
要么说人适应好日子容易,适应穷日子却难。
屋外狗叫声一片,吵得人耳朵疼,颜祺不用出去都知道是霍凌回来了。
锅里炒着菜,他暂且没法离开,只得耐着性子等。
没过多久,霍凌一把掀开厚帘子,推门而入,带进一股冷肃的寒气,激得人精神一振。
“做酸菜吃?这么香。”
“嗯,酸菜炒白肉,大嫂说再加点辣椒,我想着这么做下饭,就蒸了个干饭。”
多日不见,见了面却是先说吃的,说罢才相视一笑。
屋里的叶素萍和霍英出来跟霍凌打招呼,说了两句后前者又喊着闺女进屋了,她可不当那碍事的,拦着小两口诉衷肠。
矮炉上坐着水壶,霍凌喝了一碗温水,解下挂满冰碴的围脖和帽子,整个人都轻快了,恨不得原地蹦两下。
他高兴道:“我在山上捡了只受伤的青羊,不过年纪大了,肉太老,所以单把羊腿砍了带下来了,还有一方羊里脊,一包羊脸肉。”
“这都能捡到?”
颜祺迫不及待想听故事,又怕锅里菜糊了,赶紧动了几下铲子,“等我把菜炒完再细说。”
“那我先去把东西收拾了,然后赶紧把这袄子脱了,那天宰羊的时候溅上羊血了,一股羊膻味。”
霍凌提起衣领闻了闻,皱着鼻子松开手。
“也穿了两个月了。”
颜祺盯着锅,嘴上嘱咐,“晚点拿出去在雪地里洗一洗。”
他也是来了关外才知道,这里的人是如何洗皮草做的衣裳鞋帽的。
不沾水,不用皂角,丢进干净的雪里用雪搓,过后抖一抖就全干净了,霍凌告诉他这么做是为了不伤皮毛,穿多少年也暖和,皮袄子可比棉衣贵重多了,可为了御寒,一个人至少要有一件,不然真能冻死人的。
霍凌抓起帽子匆匆一扣,重新回到院子里,四条羊腿上的肉不算少,他打算留一条送村长。
最近为着买地的事,他们兄弟俩往周家跑得勤,接下来他还想在老宅隔壁盖新房,划地皮的时候如果村长能手抖放放水,就能多划出一片地来,但落在册子上的亩数不变,可以少交税钱。
这事家家都明白,要么人人都想干村长,事多是不假,礼也不少。
他把羊腿丢进陶缸,羊脸肉拿出来化冻,晚上做菜下酒,这时想起来兜里还有专门给霍英留的两块羊拐骨。
“英子出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什么什么?”
话音刚落,霍英就跑了出来,看清霍凌掌心里的东西,她欣喜道:“是嘎拉哈!”
“对,是羊嘎拉哈,你先拿着,下次小叔再给你找一对,凑上一副。”
猪和羊的后腿膝盖上有一块拐子骨,在关外叫“嘎拉哈”,是每个孩子都玩过的玩具,玩法有很多,基本是配一个小沙包,按照规则抛起来接。
每个人会把自己的那副做上标记,有的用刀刻记号,有的用草汁染色,厉害的人能靠着手法赢到别人手里的“嘎拉哈”。
四块拐子骨成一副,而一头牲口才能出两块骨头,可见多难得。
屠子那宰猪宰羊留下的根本买不到,一般孩子只能等家里年节宰牲口,一年能等到一回就不错了,况且还不是家家都养了这两种牲口。
霍家养猪养了几年,霍英手里的猪拐骨已经有两副了,只是羊比猪难得,因此比起猪拐骨,孩子们都更想要一副羊拐骨,谁要是能凑齐,在村里同龄人面前绝对可以横着走。
“哇哇哇,小叔你最好了!”
霍英围着他嗷嗷乱叫一通,引得叶素萍出来看,以为她犯癔症。
得知是霍凌给她找了一对羊拐骨,她笑道:“这几天我们三个闲着没事干,还玩了几局,祺哥儿玩这个也厉害。”
“他们老家也有这个?”
“有呢。”
颜祺做好饭,正要喊他们去吃饭,恰听到这话,含笑道:“只是叫法不一样,我老家就叫抓拐子,当初家里养猪,我也有一副猪骨头的。”
霍英立刻抬头跟她娘商量:“娘,我已经有了,家里再杀猪,能把拐子骨给婶伯么?”
“好啊。”
霍英把还在后院呼呼大睡的肥猪安排得明明白白,捧着新到手的羊拐骨进屋去找地方放。
这一去半天没出来,叶素萍不得不又进去一趟,催她赶紧出来吃饭。
饭桌上,霍凌饿得发慌,没多久就扒完了一碗饭,盛了第二碗回来继续吃,顺便听身边的夫郎和对面的大嫂,一句一句讲着这几日他上山时村里发生的事。
在巴掌大的村子里,有点风吹草动都能一夜之间传遍四处,谁家两口子拌嘴了,谁家孩子闯祸挨揍了,看起来是小事,传到最后你添油我加醋,也全都变得有声有色。
不过这回还真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简单来说就是两句话:赵老爹摔了,郑婆子的男人苗大强病了。
“赵老爹摔了?哪天摔的?”
比起杨家,霍凌更关心前者,他皱眉道:“是不是我上山那天?那天我在山脚遇见他,就让他一趟少背点柴,免得太沉了在雪地里滑倒。”
颜祺摇头:“不是那天,是前天的事,他说想趁这几天不下雪好走路,多囤柴,还打算背一些去城里卖。”
“摔得厉害么?”
“马郎中来了一趟,看过后说他把尾巴骨摔裂了一条缝,不过好好养养,还能养回来,过个年就差不多了,不耽误明年下地。”
霍凌松口气,“那是万幸了,要是伤着胳膊腿才是要命。”
假如伤得厉害,治病花钱都是小事,关键是家里少一个劳力,长久来看,日子更没盼头了。
颜祺见过赵家两兄弟,和霍凌讲道:“他俩不是和大哥他们一起去城里做工了吗?回来知道以后又气又急的,好不容易赚了几个钱,全换成了药,可也不能说赵叔的不是。”
“都是为了多赚几个子儿好过年。”
霍凌夹了一块瘦点的白肉给颜祺,刚刚他见小哥儿夹了块肥的,筷子碰到了不好不要,进了碗里却犹豫了一下才张嘴,估计是怕腻。
不爱吃油水大的东西是好事,说明当初挨饿亏的嘴都补回来了。
“那苗大强又是咋回事?”
霍凌想了想道:“苗家又不是没钱抓药,有病就治,还能闹起来?总不会是除了郑婆子,他们那宝贝老儿子不肯伺候,又要叫老二姑娘回来。”
叶素萍“啧”两声,“可不就叫你猜对了,不止把人叫回来,还问人要钱,说要买药,人家怎么可能给?谁家日子好过了?结果郑婆子一哭二闹三上吊,老苗头也给人骂了一顿,说白眼狼,不孝顺。”
叶素萍忍不住翻个白眼,“这回她家老二也忍不了了,吵了一架,哭了一场,被女婿接走了,婆家那边也撂了话,说除非哪天回来给两个老不死的奔丧,不然别想再见着人。”
霍凌听得叹为观止,“她成天给儿子攒钱娶媳妇,能没钱给老头子买药?好意思问不是亲生还嫁出去的闺女伸手。”
这事任谁听了,都有同样的疑问,且没拖太久就有了答案。
苗大强病来如山倒,没几日竟眼看下不了床了。
郑婆子找到村长,说要卖地,村长问她家里的钱都去哪里了,起初还咬死不说,后来村长儿子进城,遇见苗守根被赌坊的打手丢在大街上按着打,让他还钱,不然就剁一只手,才知道苗守根被人勾着下赌坊,成了个烂赌鬼,早把家里的那点家底子偷出来挥霍光了。
苗大强和郑婆子怕是对此事心知肚明,只是此前怕村里人笑话,不敢戳破家丑。
恐怕苗来娣心里也明白这是个无底洞,才死活不肯掏钱,要说也是好事,借此撕破脸,以后少了一个尾大不掉的拖累。
什么劳什子的见鬼恩情,就算是有,也早在把人嫁出去换了银子的那一刻还完了。
“说来说去,都是报应,这人平日里不积德,眼看不就有了现世报?”
霍峰往地下啐一口道:“郑婆子和苗守根两个嘴上不干不净,不知道背地里嚼了咱家多少次烂舌头,如今咱们正愁买不到地,眼下不就有了?现在去,他们还得反过来谢谢咱们,可算是出了当初的那口气!”
两兄弟是一起从周家回来的,颜祺问霍凌:“苗家打算卖几亩地?”
霍凌道:“苗家算是有些家底在的,手里有十几亩地,这次打算卖五亩,倒是都是些肥田,卖得又急,手里有现银的话,价钱好说。”
之前家里商量的是添上三亩地,银钱凑手,不至于掏光家底,打的粮食也够吃。
可是眼看等了小半年,好不容易来到五亩,足见好田地多难得,霍凌不忍放弃,同霍峰道:“大哥,你我先去问问价钱,合适的话,不如把五亩全买下,咱们两家分一分。”
霍峰有些犹豫,叶素萍思索片刻,开口道:“我也觉得,能买就都买了,下一次村里再有人卖地,谁知是猴年马月?家里现在的日子是往上走,肯定一年比一年好,现在不买,以后指定后悔。先买上,种不过来,大不了赁出去,横竖赔不了。”
在这种事上,霍峰肯定是听媳妇的。
兄弟俩达成一致,担心夜长梦多,决定趁天黑前再跑一趟村长家。
第83章 五亩地
对于霍家兄弟的去而复返, 周成祖是半点不意外。
兄弟俩惦记买地小半年了,难得村里有五亩良田要出手,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好事, 怎么肯放过。
“你俩回去以后, 和家里人商量好了?”
他带着两人进屋上炕坐,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苗家和你家多少有点不对付, 郑婆子那张嘴,你们不是不知,现在要的价钱也不低,怕是接下来有得扯皮。”
“所以现在是个什么价?”
霍凌问道。
周成祖顿了顿才道:“说是十八两。”
“十八两一亩地?他家怎么不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