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川低头往手机这边凑了凑,笑道:好, 谢谢外婆。

    嗐, 谢啥谢,你们过来外婆开心都来不及。

    说好了,你俩中午过来, 我买菜去了。

    好。林亦想到另外一个人,补充道,外婆你多买点菜,我去把兴然接上,中午我们仨一块儿过去。

    外婆却说:别接了,那小子闭关学习呢,你小姨去接他都不回家,扬言高考前都在训练营待着了,你说邪门不。

    确实邪门。

    贺兴然是那种放假能在家多赖一秒就不会提前一秒返校永远住校永远渴望走读的住校生。

    住校在他心里跟坐牢没两样,括弧,大学除外。

    三天小长假他居然不想回家,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不过想到前阵子贺兴然跟关凌关系决裂那茬儿,林亦又觉得不邪门了。

    贺兴然这小子任性起来没个度,如果因为那件事摆烂高考,他都不会感到惊讶。

    好在贺兴然没有。极端是走了,但没往摆烂的极端走。

    贺兴然校考拿了全国第一,文化课分数只要过了本省艺术类本科线就稳上梦中情校。

    可贺兴然这一年多忙着集训,文化课全扔在了一边,前阵子听小姨说了他的二模成绩,总分2开头,用稀烂来形容都不为过。

    小姨急得焦头烂额,第二天就把贺兴然打包送进了训练营,全封闭军事化管理,没收一切电子设备,专门为艺考生恶补文化课的。

    离高考就剩两个月了,贺兴然卷一下学习也好。

    别到时候拿了全国第一还落榜,那真是怄死个人。

    贺兴然邪门的原因林亦没法跟外婆说,他只能含糊回答:挺好的,奋斗两个月就解放了。

    那我不接他了,就我和陈砚川过去。

    外婆笑道:好。话音刚落又叮嘱,别忘了我的牛舌饼哈。

    林亦被外婆的孩子气逗笑:忘不了,放心吧。

    挂断电话,林亦对陈砚川说:午饭有着落了,先回趟家取牛舌饼。

    好。

    陈砚川发动车子开出停车场。

    回家路上经过一家连锁水果店,陈砚川靠边停车。

    你在车上等几分钟,我去给二老买点水果。陈砚川一边解安全带一边说。

    林亦打趣他:你客气个什么劲儿,他俩疼你可不比疼我少,你还不好意思空手去啊?

    没不好意思。陈砚川笑了笑,我这不是也想尽尽孝心吗。

    行吧。林亦也解开安全带,我跟你一起去。

    他们在水果店逛了一圈,陈砚川这个臭富二代专挑贵的拿。

    一圈下来,拿了礼盒装的美早樱桃和五星枇杷,从台湾进货的精品菠萝两个,还有淡雪草莓和山竹。

    店员对他们的态度逐渐从接待顾客变成迎接财神。

    这还不算完。

    陈砚川结账的时候看见店员从仓库搬出来金枕榴莲卖相不错,一问是刚从泰国空运过来的,从摘果到店里清点入库还不到八个小时,他又挑了两个榴莲。

    林亦眼瞅着结账总额都快奔两千去了,赶紧制止:不是,哥们,你来进货的啊?买这么多他们两个人哪里吃得了,别加了。

    陈砚川:不全是给他们买的。说完,他转头看向不确定要不要扫榴莲的店员,扫,这两个也要。

    店员的嘴角比ak还难压:好的。

    林亦啊了一声,纳闷地问陈砚川:你今天要走亲戚?

    问完就寻思不应该啊,陈砚川家里也没什么亲戚可走。

    不走。

    陈砚川扫完二维码结账,跟林亦走到一边单独说话:我们每次买过去的水果,外婆哪次没马上洗了给我们吃?

    林亦微怔。

    老两口你还不了解吗?又节约又疼孩子的,如果只买两个人的量,他们会骗我们自己在洗水果的时候就吃过了,现在吃不下了,全给我们吃。

    林亦真没想到这一层。

    每次老两口说吃过了吃不下了,他都没想过是假话。

    水果嘛,又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不至于省给谁吃。

    可他忘记老两口省吃俭用了一辈子,虽然现在退休了有享受生活的意识,但根深蒂固的习惯不是那么快改掉的,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小辈,好东西都想留给他们,对他们大方,对自己吝啬。

    林亦心服口服,对陈砚川抱了个拳表示尊敬:心细这一块你是这个。说完,他竖起了大拇指。

    陈砚川笑了笑,走回柜台前,对正在打包的店员说:价格标签都撕掉。

    好的。

    店员依言照做,有些礼盒上的标签撕了有印记,看着不好看,他索性拿了一个新礼盒重新包装,服务态度别提有多好了。

    水果买得太多,店员还主动帮他们拎到车里,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二位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等店员走了,林亦调侃陈砚川:无需质疑,这欢迎绝对发自肺腑,没有客套全是真情。

    陈砚川扫了他一眼,轻笑:别贫了,上车。

    上车后,林亦看了看后座的一堆水果,扭过头,偷瞄驾驶座的陈砚川。

    林亦抿抿唇,小心翼翼地问:那什么,这堆水果咱俩a一下呗?

    陈砚川都没稀得看他一眼,干脆拒绝:不a。

    别啊,说真的,a一下。平时几百块就算了,这回你一下子买了快三千的,全让你出我这心里过不

    再犯病我就往医院开了。陈砚川冷声打断。

    林亦一下子蔫了,不敢再提这茬儿。

    他心里门清,再提下去陈砚川真的要生气了。

    林亦叹了口气,悄悄嘀咕:可恶的富二代,你这样衬得我的孝心多像便宜货啊,早知道我也买三千块钱的牛舌饼了

    车里就这么点地方,就算林亦放低了声音,嘀咕还是一字不落钻进陈砚川的耳朵。

    陈砚川勾勾唇,没忍住接他话:那你的孝心怪让老人家积食的。

    林亦不甘示弱:你的孝心还让老人家升糖呢!

    也是。陈砚川话锋一转,那水果不送了,我去前面的商场给老人家买点保健品吧。

    林亦哪敢再让他去买,水果都能买三千,保健品不得买三万啊!

    他赶紧劝:不了不了,老人家身体硬朗,不用保,吃点水果挺好的。

    陈砚川听得直笑。

    世界上不会有比林亦更可爱更有趣的人了。他在心底说。

    两个人回家取了牛舌饼,开车前往养老院。

    三年前,外婆有个麻将搭子半夜在家突发疾病,老伴儿处理不当,人还没送到医院就走了。

    这件事给外婆敲了一记警钟,当月就拉着外公住进了养老院,名下的房子出租。

    林亦和母亲和小姨知道后,怕老两口住不惯养老院,要给他们请住家保姆,让他们回家住,结果被老两口一口拒绝 他们都不乐意跟陌生人住同一屋檐。

    老两口就想住养老院,说,养老院住着多舒服啊。

    环境好,既有专业医护,又有独立空间,想做饭就做,不想做就吃食堂,房间卫生每天有保洁打扫,衣服有人洗,想玩什么都能找到同龄搭子。

    母亲和小姨观望了一段时间,见老两口是真的喜欢住养老院,也就随他们去了。

    林亦和陈砚川在养老院门口做了访客登记,保安确认身份后给车放行。

    养老院就像一个大型小区,房间户型有很多。

    外公外婆一开始住的普通标间,后来林亦的母亲和小姨给他们升了最贵的一梯一户户型,靠近院里的人工湖,安静,朝向也好。

    林亦和陈砚川来这里好多次了,熟门熟路左拐右转,车还没开到楼下的停车场林亦就看见外公了。